冰雪饮食文化是生活在冰雪生态环境的早期人类,在摆脱了动物式的自然饮食状态,进入调制饮食过程以后,在隆冬季节采取,并适应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的饮食制度。它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等。
在冰雪饮食中,"冻食"最代表它的意思。
辽代的契丹人就有食冻梨的习惯。据庞文英《文昌杂录》记载,契丹人将已冻硬的梨"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这是契丹人将秋季野果、水果采集后置于寒冷的户外这一习惯的证明,也是原始人采集时代的遗留。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这不失为冬季摄入维生素的好方法。
冰雪饮食中,还含有大量的生食肉、菜的方式,这与摄取维生素有关。
还是辽代的契丹人,"出兔肝切生,以鹿舌
酱拌食之"。契丹人的生吃兔肝,与爱斯基摩人的生吃海豹肝又是多么相似。其实,生吃肉是出于在冬季获取维生素的不得已的方法,在没有冻野果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吃熟食,维生素摄取量不足,就容易得坏血病。为了消除生食肉的不良后果,先人们常以"介蒜汁渍沃",现代的东北人在吃菜时,尤其吃肉时,多数人还喜欢吃生葱、蒜,人们说话所带的恶味常使人不舒服,甚至厌恶,这是文化积淀的差异造成的。据科学分析,生食蒜、葱,有预防多种疾病的功能。
冰雪饮食中,高热量特征非常明显。史料记载,金初以来,上京地区女真人燕宴时,"以木碟盛猪、羊、鸡、鹿、兔、狼、獐、麂、狐狸、牛、驴、犬、马、鹅、雁、鱼、虾蟆等肉,或燔、或烹、咸生脔,多以介蒜汁渍沃",可见先人们吃的多为高脂肪,高蛋白的肉。还多嗜酒,饮到醉时才罢休。有记载:"醉则缚而侯其醒,不然杀人,虽父母不能辩也"。还有记载:"每夜酣饮,达旦乃寐,日中方起"。由于酒可驱寒、舒筋、活血,所以北方人好饮 酒与气候寒冷有关。另外北方人冬季好吃吨菜,也是摄取高热量造成的。所谓
炖菜就是将肉与菜和而
炖之,肉已烂、菜已烂,这到便于消化。先人有"以肉和菜捣臼中糜烂而进",这恐怕就是
炖菜的雏形或来历吧。冰雪饮食中,
腌菜、泡菜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与在冰雪环境中,获取维生素有关。
上京地区女真人,冬季食米饮,菜肴有"野蒜、长瓜皆盐渍者",这就是
腌盐菜的早期记载,现在的东北人家所吃的
腌酸菜、泡菜、盐黄瓜之类都是这种历史遗留。
只是到了近代,冰雪饮食才更显露出冰与雪的洁白、自然、刚劲、潇洒的文化特质来,如油而不腻、清爽可口、晶莹剔透、营养丰富的食品,这是冰雪饮食的进化,也是冰雪饮食的发展方向。
本世纪30年代,随着哈尔滨市这座现代化城市的兴起,以冰雪命名的饮食出现了,当时的福泰楼所经营的
菜谱中就出现了"冰雪虾仁"、"冰凌鱼翅"以及"雪花银耳"等。这时,冰雪饮食以冰雪符号为文化特征浮出了民俗的小溪,并汇入了冰雪文化的大河中。
到了80年代,在哈尔滨第三届冰雪节期间江南春
饭店为冰雪节专门举办了
烹饪技术大奖赛,先后推出"冰城八景","雪花冰点"等180多种冰雪饮食
食谱。这时的冰雪饮食文化开始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
特色。
冰雪饮食中的风味有
凉菜类:松仁小肚、松仁红肠、酸辣泡菜、山野菜、小黄瓜、豆腐素鸡、豆腐鸡腿、
炸土豆片、糖醋萝卜丝、
炝土豆丝、糖醋黑木耳、大马哈鱼籽等。
凉菜中有大量维生素、萝卜素等。
热菜类:猪肉
炖粉条、羊肉氽酸菜、牛肉
炖土豆、肉骨
炖豆腐、蘑茹
炖小鸡、得莫利
炖鱼、胡萝卜
炖排骨、牛肉
炖萝卜丝等八大
炖菜。这种
炖菜既为热菜,又为
汤菜食品。其中,东北的
炖菜最为出名,象氽酸菜、猪肉
炖粉条等。
水果类,主要有冻柿子、冻梨、冰糖葫芦等。
冷饮类,主要有冰点、冰糕、冰淇淋等。
又大又甜的冰糖葫芦是哈尔滨的一大特产, 红红的山楂在熔香甜可口的冰糖葫芦,远远看去象一串红红的玛瑙。
(haoch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