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鳊秋鲤夏黄骨”,当夏天的热浪席卷广州,黄骨鱼也正是最好吃的时候了。
黄骨鱼虽然鲜美,可是头大无肉、身材瘦小,肉少骨多,春汛时节的黄骨肉还没长实,一筷子下去只剩下骨头了;到了秋天,却又瘦了下去,所以在夏天刚好是吃黄骨的好季节。
黄骨鱼无鳞,在中国的南部淡水中都有生长,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可惜现在在市场买得到的大多是用塘养大的,带了股泥味,与那些在石涧山溪中生长的比起来差了很远,只能用豉汁陈皮丝来蒸,靠着蒜蓉豆豉和陈皮的浓烈味道把泥味辟去,只不过也就把黄骨的清甜一并带走了,吃起来跟豉汁捞饭也有些相似,实在是浪费了。
有一次在清远的小北江游船,午饭照例是当地现捞的河鲜,本来每次都是吃小北江的特产“老鼠骨鱼”,谁知那天因为迟了去鱼市场,竟然买不到那美味了,看见有一盆黄骨鱼,因为正是盛夏吃黄骨的时节,所以就买了下来交给船家加工。
出乎意料的,一顿饭下来那黄骨鱼连汤也不剩半滴,比鲜美异常的北江河虾还受欢迎。这时候才明白了为什么在俗谚中有那句“春鳊秋鲤夏黄骨”,原来这骨比肉还多的黑不溜秋的小鱼还真的有资格与鳊鱼、鲤鱼齐名呢。
说起黄骨鱼最好吃的做法,却要数夏天时到乳源吃的“杂鱼煲”,那可以说是选对搭配、选对做法的一个美食代表作了,不过这里不作详述,等以后写“大桥酸姜”时再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