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馍夹肉”,偏要说“肉夹馍”,当地的学闲还研究出一个“肉夹于馍”的名称由来,可见这始作俑者是专门为了突出肉的。肉味之美竟也战胜汉语严谨的语言规范而千年传承,不能不再一次证明了“民以食为天”和肉夹馍“以肉传史”的巨大威力。
我初到西安,并没有识见“肉夹馍”的巨大魅力。九十年代之初,当兵每月只有几十块钱的津贴,虽是饭堂里每日供应的六、七十年代国家战备粮,吃的精神有余,气力不足,却还是不敢享用当地那些闻名已久的小吃。直到有战友过生日,发出“花二十块钱请大家大吃一顿”的豪言壮语,这才欣欣然,打了一顿牙祭。吃毕这肉夹馍,却连魂魄也一起交了出去,从此便朝思暮想。那时节假日当兵外出是有比例限制的,大家就凑钱给那拿了外出证的,千万要带它十套八套肉夹馍回来,跑路的也有报酬,按例是可以白吃管够的,不过一般人也就最多吃两个吧。有位甘肃战友,实在,冬天出这趟差,怕肉夹馍凉了害大家的胃,就裹在内衣里面带了回来。食时尚温,又见他油污的毛衣和棉袄,我等大为感动。待称谢时,他却连连摆手,说要谢得谢你们,让我有机会一气吃了六个!六个啊!我的乖乖,侵占俺们的利益简直是强取豪夺了,竖子敢尔!遂致一顿痛殴。
又是这位甘肃战友,临近毕业分配时看到大家都往队长教导员家里跑,送烟送酒什么的,也不甘落后,就提了一袋东西跑到领导家,说是些许当地特产,不成敬意,还望笑纳。领导大悦,好声抚慰,端茶送客之后启袋视之,竟数个肉夹馍是也!一时传为笑谈。
后来在西安久居,方从吃热闹转到吃门道上来。
肉夹馍之有史,不得而知。想是一种方便食品,原是设在驿站陌头,为了旅人充饥用的。只需扔几个铜钱,就有店家装了热腾腾香喷喷的肉夹馍奉上,骑在马或骆驼背上边走边吃。肉夹馍在西安通常被称作“腊汁肉夹馍”,通常那肉也并不是腊肉,腊肉是盐腌的,它则是汤煮。肉汤最好是陈汤,一年两年,三代人四代人,年代愈久味愈醇色愈佳,柏树林城墙口的“秦豫肉夹馍”,其汤据说有百年之久。把肉放入汤锅,肉皮朝上,加上绍酒、食盐、冰糖、葱段、姜块、大茴、桂皮、草果,或者还有什么其他祖传的秘料,一起下锅煮。大火烧开,小火转焖,水开圆却不翻浪。至十二个小时,肉就好了。
食腊汁肉单吃可,下酒佐饭亦可,还有用其拌面的,西安另一道著名小吃“腊汁肉揪面片”就如此。然真正欲领略其风味,最好配刚出炉的热白吉馍夹着吃,这便是所谓“肉夹馍”。关中产面,关中人也善于食面,这白吉馍是用半发开的面,团捏成饼,在火炉里烤熟的。因制饼时用了特殊的手法,用刀轻轻划开,其内部竟天然地一分为二,只需把腊汁肉切碎了向里填充就行了。现在的城镇人最不喜欢吃肥肉,但此肉肥而不腻,瘦则无渣,深为食者所好。肉夹馍之用肉亦有三种,纯瘦,肥瘦,肥皮。卖家只需看你点名要哪一种,就知道你吃肉夹馍的历史和道行。一般的年轻人,以女子居多,喜欢吃纯瘦;有些个食馍年头的,要肥瘦,这东西要肥瘦均匀才香;骨灰级食客,是要吃肥皮的,顾名思义,就是肉皮和它下面的少许脂肪,肥而不腻,胶糯香滑,是腊汁肉中的精品。
西安城肉夹馍店家之多,不好形容,但总归是比公用厕所要多的(笑,无恶意)。一是因为大家喜好,本地人自不必说,外地人到西安,这也是一道必尝的特色小吃。二是别看这小小买卖,巴掌大的一个店,一口肉锅,一张肉案,一架烤炉,竟也利润丰厚。一般的,普通肉夹馍两元或者两元五一套,纯瘦精瘦的三元到五元,还有一种小的,名字叫作“一口香”,一元一套。看家要问,这小本生意,有何利润?其实不然。举个例子,柏树林的秦豫肉夹馍店,每天卖四扇猪肉的肉夹馍,四扇猪肉,至少四百斤肉啊,这四百斤肉成本是多少钱?一般情况下,收入至少要高出成本一倍这生意才能算是不赔,于是可以大概估算出这店每天的利润在3000元左右,一个月就是十万,这还不算它同时卖的其他汤类早点。秦豫店卖的肉夹馍味道好,而且这店主狡猾,抓住了食客心理,每天只卖三千套,多一套也不卖,啥时候卖完啥时候关门,因此每天买馍的人必须排队,竟至绵延数十米。
除了腊汁肉夹馍,西安还有回民的腊汁牛、羊肉夹馍,以老童家的最有名。西安的汉民,管猪肉叫作“大肉”,语气中竟也充满了大汉族对少数民族腥膻之物的不屑一顾,我有时琢磨过这种心理,不禁有些想笑。其实在西安,人们对夹馍的喜爱,真可以算是“无以付夹”了,你就说说还有什么不能夹吧?肉可以夹,鸡蛋可以夹,各种蔬菜也可以夹,那种夹了土豆丝、咸菜丝、萝卜丝、辣椒丝、卤鸡蛋的馍,一块钱一套,无数美丽的上班族少女,边走边吃,边坐车边吃,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妥,那种食文化已经渗透到他们生活之中去了。还有一种孜然炒肉夹馍,是我的最爱,一般只在夜市才有。是用青辣椒炒牛肉丝,放大把的孜然,用白吉馍夹了吃,鲜香辛辣,可惜很久没有吃过了。
一个月之前,我从北京到西安公务。下了火车刚刚七点,我打车来到柏树林,想吃一下那久违了的“秦豫肉夹馍”。然而看到的全是残垣断壁,因为街道扩建,那家百年老店已经搬迁,不知所终了。我怅然地立在那里,差点落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