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鱼米之乡昆山的百年老店奥灶馆落户杭州了。于是,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一大帮浑身上下浸透了寒意的饕餮之徒便闯进了雷迪森广场小巷旁的这家馆子。
面未上桌,先研究历史。奥灶馆创始于咸丰三年(1853)。据称这“华夏第一面”还颇有些来头。有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此面,金口赐了“奥灶”的名字。另一种说法是其前身颜复兴面馆又小又旧,黑咕隆咚,老板娘陈秀英年纪大,手脚慢,却经常食客盈门,因此遭到同行嫉妒,将红油面蔑称为“鏖糟面”,即不太干净之意,谁知这个怪名反倒使其名声远播增加了此面的神秘色彩,之后,便以“鏖糟”的谐音命为“奥灶馆”。不管传说真实性如何,它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餐馆”,却是实打实的事。
几大碗热气腾腾的面上桌了,一看便是高汤,白白的、醇醇的,面是细细的,很筋道很整齐的样子,上面还卧着一个大大的鸭腿。先是小啜一口汤,顿时,一股鲜热的感觉便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这时周围已是一片“咝咝咝”的吸面声。一会儿工夫,一大碗面几乎已见底。回味面的口感,只觉得筋道中带绵软,爽爽滑滑中吞下肚的,似乎是面,似乎又不是面。
吃面吃两碗,这样的事情是不多见的,但那晚鄙人却教同伙们见识了一回,连老板也跑出来了。他说:“奥灶面”之所以畅销百年,在于汤和面各有特色。它的汤用老鸭、嫩鸡、蹄膀骨加多种骨头煎煮而成,面条用精白粉拌鸡蛋白加工成龙须面,下锅时紧下快捞,软硬适度。注重“五热一体,小料冲汤”,即碗热、汤热、油热、面热、浇头热,现用现合,原汁原味。
老板说得热火朝天,但窃以为,此面虽口感甚好,但热度还似有不够,碗盏也过分现代。倘若配以黑陶大碗、粗竹食箸,加之滚烫热热的白烟直冲上来,还有6元一碗的价格,馆子门槛不被踏破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