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张先生近日发现,自己在同一家医院打的同一种破伤风针,居然在半年内从1.8元涨到36.5元,涨了20倍。医院负责人承认“1.8元和36.5元的前后两种药,药物成分及含量和药理作用及临床适应症没有变化。”但他强调“我们是执行上海市物价局的定价”。市发改委收费处沈小姐表示,这个药品的涨价是因为生产企业改换了生产线提高了工艺成本,上海发改委在通过对药厂的生产成本进行调查后,把该药剂定价为36.5元。“因为生产工艺换了,严格地说,不能算是同一种药了。”沈小姐称,“新的药名还在审批过程中,在销售过程中沿用了旧的名字‘破伤风抗毒素’,所以医院可能误认为是同一种药。”(据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看病难,看病贵”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问题之一,而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就是药品价格虚高。那么药价是如何虚高起来的?张先生的意外发现让我们找到了一种答案。同一种药品,半年的时间,价格竟然涨了20倍,如此这般,药价能不虚高吗?
但上海市发改委显然并不认为“半年涨价20倍”属于虚高,在沈小姐看来,这火箭式的涨价完全是正常的,“因为生产工艺换了,就不能算是同一种药了。”可判断药品的种类是根据生产工艺还是根据成分、含量、药理作用以及临床适应症?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对患者及消费者来说,他们关心的是最终的产品,而不关心厂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实际上普通消费者也不懂什么生产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不断改进,比如现在宣纸的生产工艺就跟几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生产工艺大不相同,质地相同的宣纸可以出自不同的工艺,但不能说相同质地的宣纸不算是同一种宣纸了。再者,工艺的改进必然带来成本及价格的降低,这是普遍的规律,为什么这种“破伤风抗毒素”的工艺改进后,成本反而提高了呢?沈小姐还说,“新的药名还在审批中”,所以在销售过程中沿用了旧的名字——这更让人奇怪了:一种新药连药名都还没有批下来,怎么能上市销售呢?
沈小姐的辩解还让我联想起了前两年曾经备受关注的药品“改头换面”现象,即在政府强制降价或限价之后,药厂为了规避政策的限制,就把同样的药品改个名字、换个包装,然而以目录之外的“新药”的名义堂而皇之地涨价。这种“破伤风抗毒素”的成分等各种指标都没有变化却要申请新的名字,不正是“改头换面”吗?如果说这与以前的“改头换面”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厂家过于心急——“新名”还没有批下来,就迫不及待地涨价了。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药厂的这种欺诈手法竟然得到了价格主管部门的认可,甚至在败露之后还要为之诡辩!
以前,人们常常把药价虚高的矛头指向药厂或医院,认为这都是“奸商”们利欲熏心所致,从而把抑制药价的希望寄托在政府的管制上。而物价主管部门也表现得非常积极,11年来,国家发改委(以前为国家计委)先后26次成批地降低药品价格,但结果如何呢?“同一种药品半年涨价20倍”的事实,应该让人们对政府定价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按照相关规定,凡是政府定价行为,都应该履行听证程序——如果有了这个过程,“同一种药半年涨价20倍”应该不会发生——但由于药品种类繁多,每种药品价格的调整都进行听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药品的生产环节已经充分的市场化,因此,药品——包括基本药物——都不应该列入政府定价的范围。要抑制药价虚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药品生产及销售的市场化,同时在医疗机构实行医药分家。
>(haoch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