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见过了,就知道怎么做,做的越多,越是熟练。大多数服务在医疗一线的从业者在他们的学业阶段,老师亦是这样教育他们。于是就产生一个问题,当来到自己面前的是一个从未遇到的病人,无章可循、无据可依的时候,怎么办?
一年前,南方医院就迎来了一位这样的病人。河源市紫金县的谢某,从出现下肢无力症状到无法行走,仅仅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经过放射科全面检查,被初步诊断为肥厚性颈膜炎。这种疾病,之前可见的报道仅10多例,预后非常不好。然而,在手术中,专家们发现,谢某患的是却是另外一种更为少见的疾病——颈椎管内浆细胞性肉芽肿。而这个,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病例报道。摆在专家面前的,是一道没有人见过、更没有人解答过的难题。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瞿东滨教授
瞿东滨,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专长于脊柱结核、脊柱骨折、脊柱肿瘤、颈椎病、颈腰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症等诊治。
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199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国防军柏林医院、日本杏林大学附属医院学习。现为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秘书、《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
突发怪病,多方检查不知病因
谢某今年43岁,08年7月份开始,他感觉到双腿没有力气,一开始并没有在意,但是仅仅过了一次月,他清晰的记得,在奥运会开幕式那天,他的双腿已经无法行走了,甚至上肢的活动也开始受到影响。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他从紫金人民医院转到河源人民医院,做了磁共振检查之后,医生发现,谢某颈部脊椎受压,但是,具体原因从影像学资料上无法判断。
于是谢某辗转来到惠州中心医院,但这里的医生也没法解决他的问题。不过转机却在这时候出现了,他被惠州中心医院转送到南方医院。然后,便有了他在这里的“三进三出”。
全身状况恶劣,手术成为一种奢望
刚到南方医院,谢某以神经性症状被安排到神经内科。经过一系列检查,放射科的医生看到,他的颈椎管硬膜很厚,压迫脊髓,初步诊断为肥厚性颈膜炎。但由于谢某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治疗一段时间,自己的积蓄全部花光,只好回去了。
谢海增来到医院复查的时候向瞿教授展示他的手部活动能力
过了一段时间,在亲戚、同学、朋友的帮助下,他再次来到南方医院,这一次,神经内科召集了全院专家进行会诊。经过会诊,他以肥厚性颈膜炎被转到脊柱骨科准备手术。但当时的主刀专家,脊柱骨科副主任瞿东滨教授发现,谢某当时全身状况非常差,发热、肺功能受限,白蛋白很低,手术的耐受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手术成为了一种奢望,骨科专家们只好让谢某再次回家。
病情突现转机,手术顺利开展
12月份的某天,骨科瞿东滨教授出诊的时候,从门外推过来一个坐着轮椅的病人,病例递过来,“谢海增”,瞿教授很惊讶,不就是两个月前会诊的那个病人吗?当时回去的时候病情很严重,但现在,气色却很好,病情怎么转变的这么快?
其实,谢海增当时也做好了回去等死的准备,并没有做过多的治疗,家里人也做好了打算。没成想,慢慢的,他竟然自己缓过劲来了,病情逐渐好转。刚回去的时候,1/4个馒头都咽不下去,回去一个月后,可以吃两三个馒头。瞿教授非常兴奋,马上安排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如他所料,谢某的全身状况非常好,已经达到手术耐受标准。
术中发现,是惊喜也是下一个难题
手术在一周后顺利进行。术中,主刀的陈建庭教授、江建民教授和瞿教授惊奇的发现,病人的硬膜外有一层慢慢可以分离出来的东西,据此他们确定,谢某患的并不是之前初步诊断的肥厚性颈膜炎。于是陈建庭教授当机立断,先减压,手术切除一部分。不过由于该物质呈环形生长,前面的一半没办法切掉,只能先把椎管后面的部分分离下来,尽可能解决颈部脊髓的压迫。
(haoch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