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还记得,你的宝宝第一次吃糖、吃洋快餐都是在多大的时候?每当孩子大口吃着薯条、喝着可乐的时候,你会不会后悔让他们太早接触了这些不健康食品?记者对宝宝的七个“第一次”向50位父母做了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一、第一次吃膨化食品
A.不到1岁 10% B.1岁~2岁 40%
C.2岁~3岁 40% D.3岁以后 10%
尝试理由:对于宝宝刚长出的小牙来说,膨化食品能轻而易举地被粉碎,简直是磨牙、顶饿一举两得。
专家点评:膨化食品富含糖、盐、味精及香味素,而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含量却极低,因此宝宝吃了吸收的营养很少,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肥胖和高血压,少吃为佳。对于1至1岁半的宝宝,更不应该让他们吃膨化食品。
二、第一次喝碳酸饮料
A.不到1岁 0 B.1岁~2岁 40%
C.2岁~3岁 50% D.3岁以后 10%
尝试理由:电视上,大哥哥喝一口饮料能呵气成冰;饭桌上,大人们兴高采烈地喝着饮料,在小宝宝的眼里,这冒着气泡的彩色的水可真是好东西!
专家点评:1至2岁的宝宝最易缺钙,而碳酸饮料中的磷酸成分会引起体内钙、磷比例失调,此时喝碳酸饮料很危险。另外饮料中过多的糖分,对宝宝的牙齿也不好。
三、第一次吃快餐
A.不到1岁 0 B.1岁~2岁 50%
C.2岁~3岁 10% D.3岁以后 20%
E.没吃过 10%
尝试理由:带宝宝出门,到了吃饭时间,看来看去,也就洋快餐卫生一点,只要把手洗干净直接吃就行。
专家点评:半数宝宝在1岁~2岁时就开始吃快餐,这是很不好的。快餐食物大多营养不均衡,且大部分为油炸食品,加上大量的番茄酱和食盐,很能刺激孩子们的味觉,使他们不再愿意吃家里的饭菜。1到2岁的孩子口味正在塑造中,更易受到快餐的影响,只有家里的饭菜才符合生长发育的需求。
四、第一次吃冷饮
A.不到1岁 10% B.1岁~2岁 30%
C.2岁~3岁 60%
尝试理由:如果让宝宝眼睁睁地看着大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吃着各种冷饮,而不给他吃,那可能吗?
专家点评:竟然有10%的宝宝不到1岁就开始吃冷饮,应该对他们的爸爸妈妈提出批评。稍大一点的孩子不是不可以吃,但是家长必须控制好量。
宝宝越小胃肠功能就越不稳定,冷饮会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引起急性胃炎及肠道功能紊乱。而且冰棍、冰淇淋等冷饮也属于高糖、高脂肪食品。
五、第一次吃果冻
A.不到1岁 0 B.1岁2岁 30%
C.2岁~3岁 10% D.3岁以后 30%
E.没吃过 30%
尝试理由:80%的家长抱怨,宝宝第一次吃果冻,都是不太懂得育儿经验的亲戚朋友买给孩子的。
专家点评:这是调查中让人较为满意的一项,30%的父母没有给宝宝吃过果冻。果冻是用各种添加剂配制而成,没有营养。最大的危害是易噎,每年都有婴幼儿因吞食果冻窒息的情况。
六、第一次吃糖
A.不到1岁 30% B.1岁~2岁 60%
C.2岁~3岁 10%
尝试理由:“宝宝,把药吃了,妈妈就给糖吃。”给孩子吃糖有时候真的是无奈之举,比如孩子生病不肯吃药,可能只有这种方法最有效。
专家点评:30%的宝宝不到1岁就开始吃糖了,不管吃多少,刚长出的小牙是肯定要遭殃的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还不会刷牙。
当然,糖是人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但像那种奶糖、水果糖应该让宝宝尽量晚点吃。吃得太早太多会引起营养失调、肥胖、龋齿等一系列恶果。
七、第一次吃巧克力
A.不到1岁 10% B.1岁~2岁 50%
C.2岁~3岁 40%
尝试理由:巧克力饼干、巧克力饮料、巧克力蛋糕……即使家长不给纯的巧克力,但含巧克力的食品无处不在。
专家点评:虽然巧克力严格说不属“垃圾食品”,但太小的宝宝常吃会不易消化,而且会降低味觉的敏感性。因此,宝宝吃巧克力应该浅尝辄止。由于含有兴奋成分,两岁前的宝宝应少吃或不吃。
调查后记:
让“第一次”再晚一点
一位权威的营养学家曾经告诉记者,孩子的口味完全是大人喂出来的。所以,在现在这个饮食环境整体不佳的情况下,对于不健康食品,要让孩子越晚吃越好。
面对日益严峻的儿童肥胖问题,我们总是呼吁家长让孩子拒绝洋快餐、别吃膨化食品,却忽略了孩子们其实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这些食品。
婴幼儿一般喜欢他们熟悉的食物,即在家庭环境中经常出现,父母或者其他亲友经常吃的食物,父母给孩子提供的食物将左右孩子的口味和今后对食物的选择和进食方式。
其实,别说孩子,即便是我们成人又有几个敢说自己能杜绝种种美味垃圾食品的诱惑呢?所以,我们一边对自己的坏习惯姑息着,一边又在爱的名义下,让坏习惯在我们最疼爱的孩子身上延续。
是呀,正是由于这种不当的疼爱,才会导致许多宝宝几个月就开始吃膨化食品、吃冷饮、吃糖、吃巧克力,不到两岁就会闹着要喝碳酸饮料,要吃果冻,要吃快餐。也正是由于这种疼爱,更导致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后,小胖墩、小糖尿病、小高血压的产生。
害怕吗?担心吗?那就尽量让宝宝的“第一次”发生得晚点再晚点,狠下一条心,这才是真正的爱吧。
(haoch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