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分享
首页 > 美文 > 饮食文化 > 端午吃“薄饼”

端午吃“薄饼”

评论:0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在我家乡闽南和一衣带水,风俗相同的台湾,每年端午节期间城乡都有吃薄饼这一节日食俗。“薄饼”其实并不薄,它用面粉烙成圆状面皮,像一剪裁的圆纸。卷食时,加上事先做熟、切细、辗碎的甜馅料和咸馅料,称得上是一种独特的快餐食品。有的乡村并不都在同一日子吃薄饼,于是便相互赠送品尝,有些人家还特邀亲友到家中开“品尝会”,主人泡沏工夫茶或酸梅,摆上饼皮、各式馅料,像吃自助餐似地,大家无拘无束,自选自卷,边尝边聊,很能体现出亲情友谊与节日意味。有人说,吃薄饼是自助餐雏形,这话颇有道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三餐能够填饱肚子是人们的一大奢望。童年的我每当从大人的口中打听哪位亲戚家过节吃薄饼的确切日子,就禁不住天天渴盼,扳着指头算起倒计时。尤其是日子临近更是辗转反侧,只恨夜长。尽管那时的薄饼馅料大多是蔬菜、豆腐、面茶、食糖和一些雪白的肥肉,但对于肚肠生锈的饥民来说,不啻于尝到一餐御膳。

  极“左”年代,有些乡村干部竟然剥夺村民端午节吃薄饼的权利,说端午节吃薄饼是“封资修”的东西。其实,他们有的也是伪君子。在我们那里就闹过一个笑话,有一年端午节,某大队支部书记一大早就手握着长长的话筒,登上大队部的楼顶,命令社员们不能烙薄饼,一经发现要扣工分并写检讨。有胆大的社员向他理会,说端午节吃薄饼是纪念屈原,这个目不识丁的大队支书竟不知屈原是谁,回答说:“什么七元八元的,不能烙就是不能烙。”社员们有的不信邪,甚至包括大队支书的老婆。到了中午,支书喊得喉咙干枯,肚子叽咕回到家,喝了一大杯凉开水后,迫不及待地问老婆:“薄饼放在哪里?”他老婆若无其事地说:“哪有什么薄饼,你不是说不让烙吗?”支书说:“嗨哟,我喊我的,你烙你的不就好吗?”其实,他老婆和孩子早把薄饼吃到肚里,有意让支书尝尝没有薄饼可吃是一种什么滋味。

  改革开放后,我家乡人的生活如水涨船高,端午节吃薄饼的方式、质量和情调也在翻新。薄饼的内容多以肉丝、蛋丝、虾仁、蟹肉、芦笋、韭黄等为主。有的讲究吃新奇,竟用海苔、虎栖等海藻野菜为配料,这类馅料在贫困年代是作为果腹之物的,如今返璞归真大潮伴随着物质生活提高而高涨,昔日不屑一顾的野菜被当作高级馅料加盟薄饼馅料之中,而且被请上星级酒楼。

  今日端午节的薄饼与昔年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既保留着古老的特色风味,又注入时代快餐的味道。但不论怎样变,台湾的薄饼食风与闽南是习相同,味相近的。

(haochi123.com)
相关贴士
评 论:
 
贴士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