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名称较多,除正名外,它还有原名、别名和誉称。
誉称,或说美称,又因常是作譬进行赞誉,又可说是喻称。五代陶谷《清异录》卷上载:“时戢为青阳丞,洁已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这里的“小宰羊”就是当时青阳人通过比喻对豆腐的称道。元代张劭《豆腐诗》“出匣宁愁方璧,忧
羹常见白云飞”的“方璧”和同诗“蔬盘惯杂同羊酪,象箸难挑比髓肥”的“羊酪”以及明人司为孙《咏菽乳》“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的“白玉”等等,也都是打比方的赞誉。此外,还有称“琼浆”、“玉液”、“雪花”、“玉乳”的,像这类誉称在古诗文中还有许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总之,它们都是从色、香、味、形等方面通过喻体(比喻的事物)来赞颂本体(被比喻的事物)———豆腐的优美质地和高度营养价值。有的同志认为这些誉称是豆腐的别名,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些誉称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使用,就是在诗文中也是出现在本体和喻体都非常明显的语言环境中。
豆腐倒真有别名,在古今方言中都能找到。在四川方言里,豆腐有个别名叫“黎祁”,字也可以写作“来其”。一见南宋诗人陆游《剑南诗稿.邻曲》:“拭盘堆连展,洗釜
煮黎祁”。自注:蜀人名豆腐曰黎祁。一见元朝虞集(四川仁寿人)《豆腐三德赞》:“乡语谓豆腐为来其。”有的同志认为“黎祁”和“来其”是豆腐的两个别名。这是不对的,“黎”和“来”在古代音近可以互通,“来其”即“黎祁”的异形词(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清人的《尔雅正义》就说过:“古读来黎同音”。在现代方言中豆腐也有别名,听说湖南、湖北一带有叫“甘脂”的,闽南话则又叫“刀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对北京、沈阳、苏州、广州等18个大城市作过方言调查,“豆腐乳”这一食品就有9个不同叫名。我想,对豆腐作一下方言调查,它的别名可能也不会少。
“菽乳”一词倒很像原名,因为汉以前一般情况对豆只称菽,汉以后才称豆。可“菽乳”两字在较早文献中找不出来,它出现在已有豆腐之名以后,这只能看成是别称或喻称了。黄金贵先生《饮食园圃中的国色天香———豆腐》一文中认为豆腐之名早期很可能用“酪”,他说:“‘酪’,非乳汁专称。字从酉,本是酒类,也可指浆汁,还可称豆腐。道家文献《云芨七签》记张守家因山水泛滥而‘盐酪既缺’,义儿义妇以仙法买得其物,此‘酪’即不指乳汁,而当指豆腐、豆浆,曹元宇教授《豆腐制造源流考》曾举沈括《梦溪笔谈》、郭彖《睽车志》诸例以证。”他还认为可能称“啜菽”,在同文中又说:“现代以后文献中每有‘被褐啜菽’、‘啜菽饮水’之语……此‘菽’当是磨制品,即先干磨成豆粉或细末再
煮熟成糊,或先水磨再
煮熟成腐。故秦以后的‘啜菽’有时也可指豆腐或豆浆”。还有认为是“浆”,最近出版的《锦锈安徽(淮南卷)———神秀淮南》说:“汉乐府歌辞《淮南王篇》中就有‘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的描写,‘寒浆’即豆腐”。以上这些说法哪一种是豆腐的原名还是都是豆腐的原名?看来还不容易弄清楚。
最后来说说正名。豆腐这样的
美食,为什么与“腐”这个贬恶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呢?在1997年中国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上,一位日本朋友就问过豆腐的“腐”字是什么意思?记得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郑教授回答说:“腐,就是发酵”。当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开讨论。1998年日本有几位学者到淮南考察豆腐的起源,座谈中听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吉田集而教授说,在日本的学者中也有类似看法。豆腐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发酵性的。豆子磨成浆后,不用凝结剂,而是通过
蒸煮发酵自淀做成的。元朝女诗人郑允端的《豆腐》诗:“磨砻流玉乳,
煎煮结清泉”。写的就是这种做法。另一种是非发酵性的。豆子磨成浆后加凝结剂点成。常用的凝结剂是盐
卤汁和石膏末。此外,李时珍《本草纲目》还记载有山矾汁、酸浆、醋等,并说大凡咸苦酸辛之物皆可。说腐有发酵义,用于后者那就说不通了。豆子的破碎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磨破碎,破碎的糊状物叫“粉”或叫“面粉”;另一种是用水磨破碎,破碎的糊状物这就称“腐”或称“腐浆”。
豆腐”两字指的就是豆子经水磨破碎的腐,无论是自淀还是加凝结剂助淀,食用的不过是改变形态的豆的破碎物,它还是“腐”,豆腐的正名就是这么来的。
(haochi123.com)